932-day6-新社梯田-日出.JPG

11線長程徒步旅行紀錄(1

台灣東部海岸公路---美麗山海『走』廊

2021.2.27~3.5出遊

2021.4月編圖撰文

這是退休第六年的第五次獨走—-獨自長程徒步旅行。

前四次依序分別是:

中橫--http://jimho55.pixnet.net/album/photo/671569734

北橫--https://jimho55.pixnet.net/blog/post/350194537-46-北橫獨行----八天七夜大縱走%281%29.---台中梨山-

力行產道--https://jimho55.pixnet.net/blog/post/351478396-51-力行產道(投89)-----獨自健行四日-華岡—

雙塔(鵝鑾鼻~富貴角)--https://jimho55.pixnet.net/blog/post/352402366-52-獨步雙塔間--南北走一回---之前言-(鵝鑾鼻

獨行台十一線177.48公里,由南往北,從台東太麻里的荒野加油站到花蓮吉安鄉的南浦加油站,再加上往花蓮火車站的路程,總里程超過二百公里。

此行時間選在二二八連假開始,妻可以開車同往同遊三天,我們一同至台十一線的終點,太麻里的荒野加油站出發,我兩條腿慢慢走,她四個輪趴趴走,下午再會合,如此二日後,妻開車返家,我再繼續剩下的一百多公里,五天的路程。

與妻由台11線的終點,開始兵分二路,兩條腿、四個輪,分頭前進。

16-day1-十一線終點-出發.JPG10-day1十一線終點-出發.JPG

8-day1-十一線終點-出發.JPG19-day1-十一線終點-出發.JPG

台東海濱公園。

61-day1-往台東-台東濱海公園.JPG46-day1-往台東-台東濱海公園.JPG

48-day1-往台東-台東濱海公園.JPG

53-day1-往台東-.JPG

台東海岸與琵琶湖公園。

81-day1-往台東-台東琵琶湖公園.JPG

104-day1-往台東-.JPG

96-day1-往台東-.JPG

97-day1-往台東-.JPG

有多次的長程徒步旅遊經驗,規劃、準備都駕輕就熟,一些裝備也都堪用延用,與上次雙塔縱走六百公里不同的是,放棄拖車不用,改為背背包前進,因為路程短,裝備少,加上拖車不便之處甚多。

台十一線,東部濱海公路,號稱是{台灣美麗山海『走』廊},全線西側是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的蒼鬱挺拔,東側是太平洋的波瀾壯闊,從北到南,全線一百七十四公里,相對於台灣全島的過度開發,這裡算是偏鄉僻壤,車少人稀,多的是海風、海浪,各大小部落星羅棋布的散居各處,相對閒散,彷彿遺世獨立的海角天涯。

選擇慢慢走這裡,就是想欣賞公路夾雜在海岸與山脈之間的自然風景。

結果讓我驚嘆不已,慶幸這七天沒有攤在家喝茶看報,吃飯睡覺;而是選擇獨行於天地之間,慢行於山海之中,逍遙於大自然,左側是太平洋海岸,曲折海灣,潮水拍岸,右側是花東海岸山脈,鬱鬱蔥蔥,綿延不絕,雲霧繚繞,公路在山海間起伏穿越,在不冷不熱的三月天,吹海風看海景,一路走來,大大小小的海灣,礫石灘,ㄧ眼望穿,但見海岸邊天氣的變化多端,垂天烏雲,濁浪排空,驚濤拍岸,浪花飛散,濤聲不絕於耳。展示的是天威難測與大自然的絕妙美景。

沿線設有許多景點與海岸的休憩區,諸如:小野柳、三仙台,雨傘石、北回歸線標誌、石梯坪、芭崎瞭望臺、水璉遊憩區.........

花東海岸公路旅行,橫著看,豎著看,遠看近看,躺著看,站著看,翹著腳看,就是路地上、馬路上看海的日子,與三四十年來的海上討生活不同,有太多不同,唯一相同的是,都離不開海。

這是第二天行程的開始。

210-day2-杉原海岸-.JPG

215-day2-往東河-.JPG

花東海岸風情。

219-day2-往東河-.JPG

240-day2-往東河-.JPG

261-day2-往東河-.JPG

310-day2-往東河-.JPG

金樽海岸休憩區,妻買來東河飽子共享午餐。

322-day2-往東河-金樽海岸.JPG

326-day2-往東河-金樽海岸.JPG

東河以包子聞名,包子店數家都門庭若市。

337-day2-往東河-.JPG

341-day2-東河-包子.JPG

泰源幽谷的馬武溪河口。

364-day2--往都歷-.JPG

369-day2--往都歷-.JPG362-day2--往都歷-.JPG

都歷遊客中心。今日徒步行進終點。

355-day2--往都歷-.JPG

423-day2--往都歷-東海岸公園.JPG

426-day2--往都歷-東海岸公園.JPG

344-day2--往都歷-.JPG

 

成功海岸的日出,是此行有妻陪伴的最後一日,明日各奔南北。

430-day3-成功東海岸渡假中心.JPG

435-day3-往三仙台-.JPG

437-day3-往三仙台-.JPG

 

第四天行經成功海岸,東北季風過境之際,頂頭風,要傾斜約十度角,像是爬坡般的前進,衣服、背包防水套吹得臘臘作響,海水飛散成霧,公路前也變得迷茫,獨行於此,曠野無人,有海角天涯之感,是個絕妙的經驗。

途經花蓮水璉隧道,長長的六百多米,連續三座,中午日正當中,正顯疲憊,從隧道旁的避難通道可以通到舊公路上,在跳浪海岸,獨自在涼亭休息午餐,感到這是真正遺世獨立,一切的一切都在百公尺外的隧道之外,這裡只有海濤聲,一尊佛像,一個涼亭,一片雲天,一個疲累的旅人。

第六天大早出發,正逢日出,正逢新社梯田,這是七天唯一看到的海上日出,正巧在花蓮新豐新社梯田前,天道酬勤,讓我又一意外地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緻。

沒想到強勁的東北風也可以讓人『舉步維艱』,回想起澎湖風季當兵夜行的經驗。

691-day4-往豐濱-東北風-.JPG

703-day4-往豐濱-東北風-.JPG

738-day4-往豐濱-.JPG

 

行進間,花蓮新社海邊的梯田,倒映在田中的太陽,想起大陸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元陽哈尼梯田。那在山上,這在海邊,就像是無邊際的泳池般

925-day6-新社梯田-日出.JPG

926-day6-新社梯田-日出.JPG

961-day6-往壽豐-.JPG

962-day6-往壽豐-.JPG

 

跳浪海岸,已絕跡於台灣海岸,因為新的公路開通了,我誤打誤撞的闖入,在此午餐。

1078-day6-往壽豐-跳浪海岸-.JPG

1079-day6-往壽豐-跳浪海岸-.JPG

1082-day6-往壽豐-跳浪海岸-.JPG

相對於台灣的其他各地,東部濱海公路是食宿比較難安排的徒步旅程,在不求好但求有的心態下,還是不難安排食宿的問題,每晚在海濤拍岸聲中安然入眠。

徒步雖然有點累,但是相對於所獲得的難得體驗與欣賞的景緻,絕對比安穩的待在家裡要值得啦!

每日不疾不徐,安步當車,由南到北,徒步七日,至花蓮火車站,搭車返家。

有些疲累,有些快樂,有些難得體驗,都是我人生風景之一;回到家,又可舒適安穩的坐在書桌前,一杯熱茶,聽首歌,鍵盤上寫寫一路走來的大小事吧!

下篇介紹,每日的路程安排與行進過程。

 

arrow
arrow

    jimho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