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十日記之四—巴黎
2012/7/9~10出遊
8/30/~9/15撰文
卡爾卡頌的古堡小城,是我們目前見過歷史悠久又保持完整,具有規模又少有觀光污染的古堡,我們在此進進出出有四次之多。昨日下榻飯店後,晚餐前導遊帶我們散步前往古堡內晚餐,順便介紹,晚餐後環城堡左側並往南運河一遊,回飯店後,我又乘著夜色扛著腳架,拍攝打光後的城堡夜景。今日我與妻一大早拍攝日出,沐浴晨光的古堡風光,早餐後,導遊帶領我們巡行古堡一週,詳細解說,古堡設施與典故。來去四次,可謂『不虛此行』了吧!
這是早晨六點半,陽光由卡爾卡頌城垛箭孔射入,用小光圈讓他霞光萬道星狀放射。
遠方灑著早晨金色陽光的是卡爾卡頌城堡內的歌德式教堂。
陳列於教堂內著戎裝的聖女貞德像,抱著代表法國皇室的百合花標誌的旗幟,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被英國人焚身處死,也因而激發法國士氣成為民族英雄。
這是城堡內的一間咖啡屋,由建築的木質橫樑,可以想見這是多古老的建築。
由飯店內就可以看見卡爾卡頌城堡。
第七天下午搭乘雙層TGV頭等艙抵達巴黎,那是許多朋友來法國的重點,因為可以shopping,早就磨刀霍霍,期待已久了。
在巴黎我們沒有浪漫,只有趕趕趕。
巴黎比較特別的行程是利用朋友們血拼的時間,與妻商議好在眾多的觀光點中選擇我們心儀已久的景點,脫隊搭地鐵去逛,妻方向感敏銳辨識力強,我稱之為活動GPS,我們拿著巴黎地鐵圖,記著導遊的交代,在巴黎全是法文又錯綜複雜的地鐵網中穿梭,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不能搭錯車下錯站,否則可是白跑一趟,下車後也要走對出口,否則又是浪費時間多走冤枉路,匆匆搭地鐵去羅浮宮,今日羅浮宮休館,可是金字塔入口廣場上仍滿是人潮,都與我們一樣來此拍照,算是到此一遊吧。遊罷羅浮宮,沿著塞納河楊柳堤岸漫步遊藝術橋、新橋、與妻攜手逛左岸,妻在此買複製畫一幅,在浪漫花都巴黎,在趕趕趕的行程中,也算是我們在巴黎最浪漫的一刻吧!搭地鐵回拉法葉百貨與正血拼正酣的朋友們會合,還有時間給孩子們買幾個LONGCHAMP包包,可謂行程圓滿。
下午六點鐘,我們搭乘TGV高鐵抵達『GARE DE LYON』這裡是巴黎里昂車站,古色古香的建築,見證這是一個古老的都市。
坐車經過塞納河左岸,一個書攤前,在繁忙的巴黎難得見到這寧靜的一角,這是在遊覽車上搶拍。
7/9~12 第七~十天
行程:
7/9 卡爾卡頌2小時多(149KM)-->蒙貝利耶MONTPELLIER—3.5hrs 雙層TGV頭等艙返回巴黎TGV頭等艙--> 巴黎PARIS GARE DE YON車站-->愛飛爾鐵塔-->凱旋門-->蒙怕那斯的pullman飯店夜宿
7/10巴黎—奧賽美術館—聖母院—拉法葉百貨公司—羅浮宮美術館—塞納河左岸—乘船遊河--pullman飯店夜宿
7/11 巴黎-->凡爾賽-->巴黎機場-->倫敦西斯洛機場-->
7/12倫敦西斯洛機場-->香港啟德機場-->高雄小港機場
我們參觀的巴黎景點: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一百多年前,三百多位有聲望的文人和藝術家請願反對這座「彰顯工業而破壞文化藝術,將廢鐵拼湊在一起的可笑煙囪」。這座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年而建造的,舉世無雙的鐵塔,是在一片抨擊、謾罵反對聲中動工新建的。
1889年三月三十一日當時是世界最高的(300米)建築,有1710個階梯的鋼鐵打造的鐵塔在21響禮炮生中正式啟用。
如今已是聳立巴黎市中心,成為巴黎市最醒目的地標與觀光景點,也因如此,每日均有大批觀光客大排長龍登頂眺望,搭乘電梯上塔頂經常要排隊數小時之久。因此華友並無安排登頂。我們來到塔底,躺在地上仰拍它的沖天之姿,也算到此一遊。
巴黎鐵塔,直插天際,欲與天公試比高。
可愛的母女倆欲與巴黎鐵塔試比高。
從夏佑宮看巴黎鐵塔與拍照的遊客。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e)
凱旋門是古羅馬人喜歡的紀念碑形式,每當征戰勝利,建造一座歡迎軍團凱旋歸來,軍人從拱門洞中走過,目的在彰顯戰績,流芳千古。
座落於巴黎市中心的戴高樂廣場中央,(亦稱星形廣場),是拿破崙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打敗奧俄聯軍的功績,於1936年完工,他是全歐洲100多做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拱門寬約14.6米,四面各有一門,門上有許多大型精美雕刻。
登頂後可清楚看見包括香榭麗舍大道在內的十二條大道,以凱旋門為中心放射的壯觀景象,也與方德拉斯新建的凱旋門遙遙相對,當然艾菲爾鐵塔也就在不遠處。
方正剛勁,雄偉孤拔的凱旋門,在日幕餘暉下,顯得歷盡風華歲月。
由凱旋門頂端遙看拉德芳斯的新凱旋門與新都心的高大建築。
凱旋門正面四周都有巨大的立體浮雕,表情深刻,飛揚躍動,氣勢磅礡,值得細細品味。
我們三個來到巴黎凱旋門,再加一個路人甲。
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ees直譯為仙境田園)—
始建於1670年,西起戴高樂廣場的凱旋門,東至協和廣場,全長1800米,最寬處120米,以圓點廣場為界分成兩部分,東段700米長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式草坪,西段1100米為高級商業區,滿是世界知名精品廠牌。
經過數百年不斷的營造、改建,這條香榭麗舍大道被法國人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散步大道』。 走在路上,你的確想不出來還有哪兒比這裡更加壯觀、浪漫的馬路了。
英文中的boulevard(林蔭大道),最早就是從香榭麗舍大道開始叫起來的。
每年法國國慶日(7/14)大遊行、還法自行車賽終點衝刺、除夕夜大家都會跑到這裡按響汽車喇叭來迎接新的一年。這裡也是來巴黎的遊客必去的地方,滿大街盡是外國遊客,好像紐約的時代廣場。
從凱旋門的香榭麗舍大道看匆忙趕路的人群,盡頭處就是協和廣場。
凱旋門頂端俯視環繞廣場的大道,右側一條即為號稱世界上最美麗的散步大道—香榭大道。
奧塞美術館(the Orsay)—
巴黎塞納河左岸河邊上那座宏偉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是1937年專門建造用於巴黎國際博覽會,類似輕軌捷運的奧塞火車站。
1986年改為美術館開幕,專門展示法國政府收藏的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葉的藝術品,現在已經是觀看這個時期法國藝術作品的最佳去處了。至於19世紀以前的藝術品在羅浮宮展示,羅浮宮更為龐大,足以展示大部分的歷史收藏。後來建造的龐畢度文化中心,則專門收藏展示當代藝術品。
藝術橋欄杆上掛滿各式『鎖』頭,與黃山登山小徑相同,或許中外皆然,大家相信愛情是可以鎖住的吧!背後就是奧塞美術館,我們趁入館前散步於此。
奧塞美術館前大排長龍的人潮,這只是非假日的規模。
奧塞美術館內禁止攝影,這是一張無傷大雅的偷拍吧。
西堤島(Cite)-
在塞納河心,是巴黎眾多的歷史區域中,最為悠久和集中,在位置上來說,它是巴黎的中心,從歷史上來說,它也是這個城市歷史開始的地方。這裡曾是巴黎最早的居民,始於西元前200年,至今『巴黎』的這個名稱,也與這個民族有關。
在西元前的數百年前巴黎從村莊中日益繁盛,至西元前52年羅馬人攻佔巴黎,重新改造,居民日益增多,開始擴展到兩岸,首先是左岸,然後是右岸,城市島記載了一本活的法國歷史。
橋的中間就是西提島,巴黎的發源地,一千多年前塞納河中的叢爾小島,逐漸發展成現代的巴黎。
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是西堤島最吸引人的景點。法國著名的歌德式大教堂,1163年開始建造,歷經180多年才建成,之後又陸續擴建。 維克多雨果在1831年的名著『鐘樓怪人』,及後來改編為電影,就是巴黎聖母院為主要場影,如鐘樓、滴水嘴石獸等,至今仍然存在。
聖母院融合了古典、現代的巴黎,似乎是法國的宗教、藝術、旅遊中心,於是,法國便把聖母院前的入口位置設為原點,然後將法國其他城市的座標以此計算,也就是說當妳站在聖母院門口,你就站在法國中心了,聖母院在法國人的地位不言可喻。
聖母院是歌德式建築典型代表,外型莊嚴恢弘,雕刻細緻,結構對稱秀麗,無論遠眺塔尖飛肋的大輪廓,近看層層相扣內縮的尖型拱門兩旁的精巧雕刻, 歌德式尖拱門上面的「玫瑰窗」,也極為著名,據說設計之初是為了教堂採光。
聖母院外參觀人潮,這裡是雨果小說與電影『鐘樓怪人』裡的場景,就是畫面中的頂部雙塔,我們並沒有上去參觀。
典型歌德式建築,三個尖型拱門,多層次的雕刻,分別有不同主題,多工繁複,中間的圓形玫瑰窗,也素有盛名,整個教堂是古蹟也是藝術,在巴黎有絕對的代表性。
聖母院內部巨大石柱挑高拱形屋頂,氣勢與氣派非凡,玫瑰窗的採光與裝點的燈光,燈飾與擺設的雕塑,教堂內顯得肅穆沈靜,D3S相機發揮強大的功能,這是感光ISO-8000的效果。
教堂內經典的玫瑰窗下,做完彌沙的神父與魚貫而過的教徒,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對信仰的堅定與堅持。
這是手持1/30秒的的速拍。
拉法葉百貨(Galeries Lafayette)
也被稱為老佛爺的百貨公司,總店至今有100多年歷史,大廳內挑高彩色玻璃圓拱形屋頂已被列為巴黎古蹟。
這間極具歷史與知名度的百貨公司已被中國人『佔領』,一樓所有知名專櫃全是華人『搶購』人潮,所用形容詞絕不誇張,讓高檔、高價的百貨公司專櫃,擠成一團,排隊買貨,大呼小叫,搞得像是菜市場,沒有錢的問題,只有買不到的問題,真是讓人嘖嘖稱奇,開了眼界。
拉法葉挑高的大廳圓拱形屋頂,不管形狀與色調都極有特色,這樣的百貨公司竟像是古蹟,也是一絕。
這樣的百貨公司,遠看是否像歌劇院?
我對LV專櫃前大排長龍的景象,覺得有趣,拍照時內部衝出大妹,要禁止拍照,我趕緊閃人。
羅浮宮(Musee du Louvre)
在12世紀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興建。羅浮宮基本是一本巴黎的歷史,興建之初,巴黎還是荒涼的森林,在塞納河右岸的羅浮宮原始用途是作為護城堡,此後七百年間的改造,逐漸成為巴黎核心區的王宮建築群。
羅浮宮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驚人,米羅的維納斯雕塑、達文西的蒙娜莉莎的微笑、古希臘的勝利女神雕塑,米開朗基羅的諸多作品都集中收藏在此,幾天都看不完。
羅浮宮建築本身就是一件絕世藝術珍品,加上美籍華裔貝聿銘的金字塔入口設計及建構內部地下通道的串連幾個展館,更增加可看之處。
羅浮宮我們來啦!一手擰起羅浮宮的金字塔進口。
結婚的記憶要與羅浮宮連結,可以持久?永恆?
羅浮宮全景。
小凱旋門(卡塞爾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在羅浮宮旁,由粉紅色的玫瑰大理石雕琢,凱旋門頂上四匹青銅戰馬、戰車與鍍金勝利女神,都極具古羅馬風格。
塞納河La Seine遊河
早上我們參觀奧塞美術館時,在藝術橋上往來左岸右岸,在天氣陰沈的塞納河上極目四望,法國風光,興奮莫名。
下午,乘朋友們血拼之際,我們遊羅浮宮,從羅浮宮繞道左岸,看悠悠河水,楊柳樹下悠閒躺臥的遊人,看藝文氣息濃厚的咖啡座、舊書攤、古建築,我們就只爭取到那一點短暫的時間,那一點浪漫氣息,也算是我們『到此一遊』吧!
由於巴黎的發展是以塞納河為中心開始發展的,要參觀巴黎,當然不能漏掉塞納河,乘船遊河是經典的方式,可以豪華可以檢約,可以悠閒浪漫可以速成省時,可以前後觀賞橫跨塞納河的多個知名橋樑,如新橋、亞歷山大三世橋等,可以座觀沿線河岸風光、串連的歷史古蹟(如聖母院、羅浮宮),現代場館(如圖書館、龐碧度中心),仰觀前後、左顧右盼之際,巴黎精華已盡收眼底。
也因如此聯合國在1991年將塞納河沿岸(Paris, Bands of the Seine)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華友在此安排有豪華的塞納河遊船晚宴,從巴黎鐵塔旁的河邊出發,一路往上游去,直到巴黎圖書館再回頭。船艙寬敞透亮,可全方位觀賞沿岸風景,歌手演唱,音樂悠揚,滿座的紳士美女,大人小孩,氣氛熱絡,
觥籌交錯,酒酣耳熱,葡萄美酒喝得燻燻然,眼前人影晃動,窗外風景流動,今夕我們在塞納河上喝美酒、吃美食、聽美聲、看美景,留下美好回憶。 遊河時間約二個半小時之久。
塞納河畔小歇片刻。
人文氣息濃厚的左岸舊書畫攤。
在左岸的咖啡館。
華友引以為傲的塞納河遊船的晚宴,精緻的法國料理,除了紅、白酒可以暢飲外,菜色也是色香味美,尤其主菜牛排鵝肝,其中鵝肝,更是一絕,入口即化,滑順油潤,口頰留香,配上白酒,餘味變化,讓你深感幸福。
亞歷山大三世橋奢華的裝飾雕塑,在塞納河中相當突出。
晚間九點的『夕陽』光線由橋中的欄杆透出,遊船朝東往上游而去。
在塞納河中看聖母院,用復古色顯示其古老沈寂之姿。
四座L型,作書本狀的四座大樓,是巴黎的圖書館,也在塞納河沿岸。
作長橋狀的大樓與河中的古橋連結,成為有趣的畫面。
極具現代感的龐碧度現代藝術中心。
遊船回到艾飛爾鐵塔下的碼頭,已是晚間十點半,金黃色的燈光,通透明亮,仰觀鐵塔沈穩簡潔的線條,氣勢非凡,讓人讚嘆。
美酒、美食、美聲、美景、留下美麗的回憶。
佳餚一道道端上,美景一幕幕流動。
歌聲停止,船已靠岸。
凡爾賽宮Chateau de Versailles
於路易14時期展開擴建,耗費50年打造完成,於1710年全部完工後就成為歐洲最雄偉壯觀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貴族的活動中心、藝術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路易14將政治中心轉移至此。法國大革命後,改為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見18世紀的宮殿藝術傑作,雕龍畫棟,金碧輝煌,無論繪畫、雕刻、園藝都有精雕細琢的精巧細緻,讓人眼界大開,嘆為觀止。
1979年聯合國將凡爾賽宮的宮殿和園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凡爾賽宮內二層禮拜堂的巨大輝煌,皇家規模果然不同凡響。
凡爾賽宮金碧輝煌,尤其大門的欄杆即可看出,路易14的太陽王標誌也在其中。
有名的鏡廰內挑高寬敞,長達70公尺,一側鑲滿明鏡,屋頂滿是繪畫,壁面盡是雕刻,華麗巨大的水晶吊燈,鏡廰光明透亮,曾是歐洲王室貴冑的交際場所。
法國國王的寢宮,也是接見大臣的場所。
凡爾賽的後花園,規模極大,這是陽光普照美麗花園一隅。
這個鏡頭仍未包括全部的凡爾賽宮後花園,可見其遼闊。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這個廣場始建於1755年,路易15(Louis XV)在建造的時候就是為了向世人展示皇權的至高無上,諷刺的是,之後的大革命時期它被革命黨人用來處決皇室成員的刑行場。
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23米重230噸的埃及方尖碑,這是一塊完整的巨型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以三千多年前的運輸條件,從埃及直接運過來的,可想見的大費周章。
在巴黎短暫兩天時間,很多地方無法去,二次經過協和廣場均無法下去參觀,這是遊覽車上搶拍。廣場上正在搭建牌樓為了即將來臨的法國國慶。
文章中能放入的照片有限,更多有代表性的照片在相片簿中,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