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大混山-李棟山縱走
凌空廊道—大混山—李棟山--去回六小時
2016.5.27~28出遊
2016.6.1~2撰文
五月份尖石鄉跑了兩趟。
五月一日打算大混山李棟山縱走,夜宿內灣國小時雨聲淅瀝,早上開車至凌空廊道,雲層厚重,細雨紛飛,我們放棄在雨中登山,打道回府,無功而返。
第一次來內灣火車站,夜宿附近的內灣國小
清晨山嵐四起,我們在凌空廊道,看天氣變化。
凌空廊道觀景平台,可俯視數碼天空在山林雲霧中。
今日有雨,無法上山,來杯咖啡吧!
那羅煤源聯絡道路的最高點,凌空廊道。
五月27日深夜抵新竹尖石鄉,隨機在油羅溪岸停留夜宿車上,早上鳥聲悅耳,空氣清新,起來看風景,原來我們正停在北角吊橋邊,附近民宿林立,許多單車車友已經在山邊公路奔馳。
我們夜間摸黑夜宿車上,早上起來,看橫跨油羅溪上的北角吊橋就在附近。
油羅溪與附近的民宿,我們夜宿於有觀景平台的溪邊。
再度來到凌空廊道,晴空萬里,將車停妥在登山口邊,0635我們出發往大混山。
從凌空廊道登山口經大混山縱走李棟山,來回距離約10公里,爬升高度約700公尺,應該是適中的登山路線。
大混山、李棟山是中北部知名中級山登山路線,可能因地點適中,從各地前來難度不高,登山爬山高度與距離難度適中,單程約3小時,登山口多處與其他登山路線相通。
沿線有日人占據台灣時,為鎮壓原住民而建有登山路線稱之為{隘勇線},目前仍留有多處石堆駁坎等遺跡,讓我們登山時可憑弔前人在山林間曾有過的生死征戰。
最大的景點就是李棟山頂的古堡,始建於前清李棟將軍為撫蕃所用,後日人據台,為平定泰雅原住民的反抗,加強城牆,築有砲台、射擊孔等設施。
山中的風雨烈日早就讓人間的爭鬥遺跡消磨斑剝,腐蝕殆盡,古堡內現建有一等衛星控制點,做為衛星遙測測量的依據。
我們近正午抵達古堡,內空無一人,城牆上滿是蔓藤青苔,雜草叢生,門楣石塊風化龜裂,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灰飛煙滅,李棟山頂仍留有的斷垣殘壁,荒蕪古堡,也將如此。
從登山口進入竹林開始就走入密閉的林蔭中,在樹蔭遮蔽下逐步攀高,沿線無論竹林、杉木林、雜木林,全都濃蔭密布,光線難入,加上前日連續降雨多日,林中蚊蠅肆虐,撲面而來,嗡嗡叫聲,不絕於耳,蜘蛛結網在前進的山徑上,須不斷揮動登山杖以去除,在汗流浹背的攀登中讓人心浮氣躁。
山徑因森林內潮濕陰暗而泥濘濕滑,在下山時須步步為營,小心防摔。
凌空廊道往前行約50公尺就是往李棟山的登山口。
一入登山口就是大片竹林蔽天。
森林內的物競天擇,蕨類可疑寄生在七八公尺高的樹幹上。蚊蠅多,蜘蛛網就多,讓我們走來備感困擾。
整個山徑沿途大小布條、自製標示牌醒目標示,應該是不容易迷路啦!
入山一小時候登頂大混山(1541m)。
第一道駁坎,石塊崩離,樹木傾倒,看來有荒涼之感。
以下是幾張不同林相之美:
這裡也有高過頭頂的箭竹漫過山徑,須採泳姿前進。
李棟山到啦!
以下是來回近六小時登頂李棟山,拍攝古堡內的風情:
自拍登頂照,一等三角點就在古堡中央。
我們的簡單行程;
5/27
2015 出發往新竹尖石。
2215 泰安休息站。
2308 下竹東交流道。
2330 內灣火車站。
2345 尖石鄉北角吊橋邊。夜宿車上。
5/28
0545 北角吊橋邊出發。
0635 凌空廊道。登山口出發(1200m)。
0735 大混山、李棟山分岔點。
0740 大混山登頂(1541m)。
0745 離開大混山。
0751 第一道駁坎。
0826 第二道駁坎,空地。
0955 李棟山登頂(1914m)。拍照、休息、吃東西。
1020 出發下山。
1255 回到登山口。換裝、休息、拍照。
1320 出發內灣老街逛街午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