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1-峨嵋山金頂.JPG     

民國九九年冬遊九寨溝歸來--讓人回味久久(2)

2010.12.12~19出遊

2011/1/8~12撰文

峨嵋山

峨嵋山一如武當山、少林寺對我們來說只是武俠小說裡八大門派裡的一個,是在小說裡,是在想像中,如今得以親臨登上峨嵋金頂,沒有武林盟會,沒有得道高僧,只有目空一切的好風光。

作為一個參加觀光團體的觀光客,我們沒有時間像從前古人逐步、逐階的花費數日或數月時間走訪錯落於峨眉山的深山古剎,看香煙繚繞於晨鐘暮鼓中,雲遊山巔水湄,看雲彩舞動於山巒疊翠中,去深入瞭解每個山廟歷經千百年的來龍去脈,去聽山嵐飄動中低沈幽遠的木魚誦經聲,去看山廟溶入於叢山峻嶺中幽雅意境,去體會佛教與峨嵋山的交融結合與相得益彰。

DSC_0496.JPG峨嵋山的標高。

                       

我們只能夜宿於峨眉山大酒店,在冰冷的夜空下,興致勃勃的參觀在附近的一山亭,在燈光投射下可拍攝夜景,也可瞭解峨嵋山作為普賢菩薩道場的淵源。

DSC_0200.JPG

在峨嵋大酒店附近的夜景。

 DSC_0231.JPG     

在峨嵋大酒店附近的夜景。

 一早步行出發,參觀報國寺、伏虎寺。在晨光薄霧中,古樹參天,灰瓦紅牆,古樸木造的寺廟,清冷、儉樸,古老,作為一個觀光地點,完全看不出什麼商業氣息,當真像一個可以淨心清修的地方。

 DSC_0296.JPG

環境清幽的報國寺。

 DSC_0330.JPG

看哪支撐廟宇的木柱,並未筆直,多古老而原味。

DSC_0336.JPG 

莊嚴寶殿前僧人在清晨打掃。

 以下是二個峨嵋山寺廟的旅行社參觀簡介:

【報國寺】--在峨眉山麓,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環寺周楠樹蔽空,紅牆圍繞,建築古樸,環境清幽。是登山的大門,是遊峨眉山的起點。該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原名會宗堂,由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取儒、釋、道三教會宗之意;根據《四恩四報》中《報國主恩》之意,禦題“報國寺”匾額而易名。 "報國寺" 匾額為康熙親書。

 伏虎寺】--是峨眉山有名的一個寺廟,始建於晉代,當時稱為藥師殿,後來一度曾改稱為"龍神堂"、"虎溪禪林"、"虎溪精舍"。因山形如臥虎又因為傳說樹林中多有虎患,於是建立"尊勝幢",其外形製作像塔一樣,上刻梵咒,放在無量殿前。

  峨嵋山大門全景.jpg   

進入峨嵋山的大門(這是合成照)。

  搭車抵達峨嵋山風景區的大門,牌樓、停車場規模極大,看來旺季時必然是人潮洶湧,這是登峨眉金頂必經之路。左灣右繞的行車及加上吃飯時間約二小時三十分,抵達雷洞坪,這裡標高已經二千多米,路邊多是殘雪堆積,從此步行緩登至接引殿的索道纜車站,約1.5公里的登山小徑。木棧道結冰濕滑,即使穿重裝登山鞋也無濟於事。照樣寸步難行,只有買小販的襪套,套在鞋上,增加摩擦力,花人民幣30??元,立即見效。

在冬日極其難得有像這樣的陽光普照,但是陽光熱力使樹梢枝頭,冰雪消溶,滴滴答答像下雨似的,在林蔭小徑間通過的我們,頭頂上出大太陽也還有水滴不斷滴落,腳下步履更是小心翼翼,在峨嵋山徑,這也是一個奇妙的經驗。 順便一提的是沿路山中的猴子,可能在遊客的餵食下,已經不是印象中的『瘦皮猴』,而是粗壯嚇人的大猴子了。只花30分鐘抵達纜車站,坐上纜車就如搭上孫悟空的筋斗雲似的騰雲駕霧,山崖、雲霧皆在腳下,我們直登山頂。

  DSC_0369.JPG  

登山小徑。

 DSC_0414.JPG

陽光照射下,飄落的雪水。

 豔陽當空,萬里無雲。峨嵋山,登金頂,一覽天下小,陽光普照,冰雪消溶,眼界大開,遠眺貢嘎雪山白雪皚皚,近觀瓦屋山山平如屋頂。

 DSC_0467.JPG  

用28~300mm的鏡頭,將D3S的全片幅像素縮小,焦距再放大1.5倍,使用450mm的焦距抓到遠在天邊的貢嘎雪山在雲層中隱現。

 DSC_0397.JPG

瓦屋山遠看還真像屋頂。

 金色普賢菩薩的四面十方佛像俯瞰芸芸眾生,佛牆飛簷,金頂銀殿如宮廷般的金碧輝煌,耀眼奪目,再俯視腳下的雲海、山頭,恍若已登人間仙境。

   DSC_0453.JPG    

金碧輝煌的金頂。

  039-峨嵋山金頂.JPG

瓊樓玉宇在雲天之上。

 033-峨嵋山金頂.JPG

俯瞰山頭、白雲、亭閣皆在腳下的感覺真好。

 對於這樣的名山,古印度僧人雲遊至此稱之為『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國第一山也』。

對於這樣的名山,自古以來多詩人讚嘆:如李白的詩句:蜀國多仙山,峨嵋邈難匹。

蘇東坡登金頂的詩句:峨嵋西望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對於這樣的名山,有所謂金頂四大奇觀—日出、雲海、神燈、佛光。我們當然無緣全部看到,但有幸目睹峨嵋金頂在陽光普照下的炫麗光彩,足以令人難以忘懷。

     

041-峨嵋山金頂.JPG

十方的普賢坐騎六牙白象在雲天之上,俯瞰芸芸眾生。

 對於這樣的名山,有七十多座寺廟建築,錯落於峨嵋山區的雄秀山水間,明萬曆年間的峨嵋山普賢金殿碑文有這樣的描述:『普賢者,佛之長子,峨嵋者,山之領袖』。

DSC_0487.JPG  

像似神佛發出的光芒。

對對於這樣的名山,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然、文化雙遺產,也是中國四大佛山聖地。

在這裡我們只能簡單的說說峨嵋山;因為峨嵋山有廣大的地理幅源,有千年的歷史縱深,我們實在只用了極少的時間,看到的只是極小的部分,能瞭解的也極其有限,只是親臨登頂,目睹難忘的名山文物,將是我們此生難忘的回憶。

對於這樣的名山,宗教文化與自然風貌兼具且歷史悠久,在我們相對短暫的人生中,列入此生必遊當不為過。

  在3077米高的金頂上建有的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簡介如下:

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造型。金佛系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通高48公尺,總重量達 660噸,由台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外部採用花崗石浮雕裝飾,十方普賢像高42公尺,重 350噸,中個金佛設計完美,工藝流暢,堪稱銅鑄巨佛的曠世之作,具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審美價值

 038-峨嵋山金頂.JPG  

焚香膜拜。

arrow
arrow

    jimho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